在注冊企業時,選擇什么類型的企業,老板的收益最大呢?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15000-15000×5%=14250元。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×(1-20%)=10800元。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30000-=27750元。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×(1-20%)=21600元。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60000-=51750元。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×(1-20%)=43200元。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100000-=79750元。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×(1-20%)=72000元。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500000-=339750元。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×(1-20%)=360000元。無論經營什么類型的企業,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影響并不大,因此,真正影響投資者收益的是經營所得,也就是盈利。
小編接下來跟大家分享的可就是干貨啦——上海注冊不同類型的公司收益有何不同?跟小編一起看看吧。
? ?一、不同類型的公司收益有何不同
?。ㄒ唬I務案例
A、B兩個公司,都是做美容的,投入的資本金都是200萬元,生產規模相同、產量、利潤也都相同。在注冊企業時,選擇什么類型的企業,老板的收益最大呢?
假設A企業為個人獨資企業,B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,為了便于分析,本案例所分析的稅負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。經營利潤為“應納稅所得額”,而且該扣除的相關費用與損失均已扣除。
(二)收益分析
1、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不超過15,000元時
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15000-15000×5%=14250元
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(15000-15000×50%×20%)×(1-20%)=10800元
2、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超過15,000元至30,000元時
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30000-(30000×10%-750)=27750元
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(30000-30000×50%×20%)×(1-20%)=21600元
3、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超過30,000元至60,000元時
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60000-(60000×20%-3750)=51750元
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(60000-60000×50%×20%)×(1-20%)=43200元
4、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超過60,000元至100,000元時
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100000-(100000×30%-9750)=79750元
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(100000-100000×50%×20%)×(1-20%)=72000元
5、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超過100,000元至500,000元時
A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500000-(500000×35%-14750)=339750元
B企業老板取得稅后收益=(500000-500000×50%×20%)×(1-20%)=360000元
二、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司收益進行分析
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,何為公司?以營利為目的的就是公司。所以經營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盈利最大化,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。所以,無論經營什么類型的企業,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影響并不大,因此,真正影響投資者收益的是經營所得,也就是盈利。
1、對于有限責任公司,對其經營所得,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,稅后凈利分紅時,對于個人投資者取得的分紅所得,還要征收20%的個人所得稅,顯然是多征了一次稅;
2、通過以上6個不同收益階段的收益分析,我們發現,只有當A、B兩個企業“應納稅所得額”都超過100,000元至500,000元時,個人獨資企業的個人投資者,稅后凈收益略微少一些,其他任何一個階段的所得,個人獨資企業的個人投資者取得的稅后收益,都大于有限責任公司。
3、對于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,對其經營所得,繳納個人所得稅后,便是投資者的凈收益;
4、以上以個人獨資企業進行案例分析只是一個代表,實質上稅收繳納的分析,也就是,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的分析。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中的個人合伙人,都具體同樣的納稅性質。
5、當然,以上案例只是站在個人投資者凈收益的角度來分析企業類型,實際操作中,注冊企業類型選擇,稅收繳納僅僅只是其中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,還有眾多因素需要考慮,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經營決策。
?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17051098號-1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
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
免費電話:400-018-0990 徐經理